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针对某一产业上的核心企业,将其与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供应链风险等的一个有效手段。供应链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一部分,也是当下产业金融领域最热的风口。
2023年以来,金融监督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国家部门在中小微企业、元宇宙产业、生活服务、农业、制造业等多领域对供应链金融提出指导意见和发展要求,且政策发布主体多、政策数量多、政策发布时间紧凑,可见供应链金融已成为近期包括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
我国供应链金融主要经历了从1.0到4.0的四个发展阶段。供应链1.0阶段其主要特点为中心化模式,及围绕“1”个核心企业同时为供应链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高各企业间协同化运作能力。供应链金融2.0阶段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采用线上模式,通过信息化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供应链金融进入3.0阶段,整体向平台化方向发展,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配置缺位等问题。当前供应链金融进入数字化4.0阶段,业务模式趋向于实时、定制、小额化,数据质押为创新产品模式,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了信息全集成与共享。未来金融供给者可以从凯发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网址产品模式、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个性化定制,金融服务更加智慧化,服务理念彻底走向以客户为中心。
供应链金融行业资产规模越高,说明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和融资需求更大,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供应链金融行业的资产规模反映了该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潜力。资产规模越高,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这通常表明该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企业有更多的资金需求和融资机会。2018~2024年中国企业供应链基础资产总规模从20亿元增长到40万亿元,尽管2024年增速放缓,但是资产规模仍然较高。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