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运城农商行在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上先行先试,将“供应链金融”作为摆脱业务发展困境的关键路径,精准对接区域特色产业需求,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为“三农”“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供应链相关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授信支持1.54亿元,切实满足不同客群的差异化金融需求。
运城农商行在“微供应链金融”的框架下,依托产业链中其他参与者的丰富交易数据、信息流、物流等多元化信息以及先进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分散风险,不断增强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抗风险韧性。
运城农商行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构建新型供应链金融链条,依托客户优势拓展微供应链合作网络,引入更多优质企业加入本行“共赢链”“朋友圈”,通过定制专属服务方案,包括企业开户绿色通道、营业执照办理套餐,并联合保险公司推出政府补贴型牲畜保险等特色产品,深化异业合作,打造高效稳定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实现银企互利共赢。
同时,该行依托核心企业及链上交易数据构建客户数据库,通过上下游交叉验证精准画像,全面分析企业经营、风险及金融需求,支撑信贷决策与风控。
此外,运城农商行通过核心企业信用传导降低凯发国际官网链上融资风险,建立担保机制,由核心企业发起融资需求并推荐优质供应商,约定争议解决时限,形成风险共担;依托核心企业交易数据动态监控上下游经营状况,构建“信用捆绑+数据风控”双重制衡机制,实现风险可控的供应链金融生态。
运城农商行针对不同供应链行业在供应链结构、运行模式、风险类别等方面的区别,初步梳理出仓储租赁、商超市场、餐饮行业、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等10个供应链行业特点,并逐步推出“一链一策”的服务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
该行采用“金融服务站+每周四驻点服务”模式,将仓储租赁园区负责人聘为“小微经纪人”,对园区企业和员工开展转介营销,成功打造了仓储租赁供应链;与中苑宜购合作构建的商超市场供应链,通过掌握下游商户为全区商超供货的交易数据,实现了“一次调查覆盖全链”的高效服务模式,降低了业务管理成本。
为推进餐饮行业供应链建设,该行联合北京早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情暖归乡路,共筑新春梦”、关注留守儿童等主题活动,将金融服务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对北京早阳餐饮及其下游加盟商提供5000万元总授信额度。
在文化旅游供应链方面,运城农商行与“岚山根·运城印象”景区深度合作,创新推出具有金融特色的主题活动,通过嵌入存贷款、信用卡、线上直播、打卡有礼等多元化营销场景,实现业务全面增长。
此外,该行紧抓政府构建省级重点专业特色镇的政策机遇,联合政府、担保公司形成“政府+担保公司+银行”三位一体特色产业供应链,通过风险共担、专项产品、智能风控等举措,助力破解特色产业“担保难、融资贵”的发展瓶颈。
运城农商行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将发展供应链金融列入实现全行高质量发展的六大业务板块之一,并制定了供应链金融“三年发展规划”,明确2024年试点运行、2025年整体推进、2026年标准推广的实施路径。
在品牌建设方面,该行提出“供应链,共赢链”的品牌定位和“链动上下游、同心赢未来”的价值理念,构建四大价值体系和六大服务体系,致力于将服务承诺转化为可感知、可持续的产业金融解决方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运城农商行通过银企座谈、试点启动会、授牌“金融服务站”和“小微经纪人”等方式,持续深化企业服务模式创新。为确保业务规范开展,该行同步出台供应链金融业务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及尽职免责等配套制度,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业务运行机制,形成制度保障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全面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质效。
运城农商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工作的同时,还开展组合营销,拓展综合收益;围绕企业全链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通过代发工资、结算、理财等零售业务“以量补价”,应对利率下行压力。同时,该行延伸传统存贷业务,推出场景化产品方案,针对供应链环节设计特色保险,提前宣导促成销售,提升中收贡献,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通过以上批量获客、精准营销、增值服务等多元化手段,运城农商行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商户及个人客户量身定制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同时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信息共享与风险管控,打造覆盖全链条、全流程的“产品组合套餐”,有效提升客户黏性。(薛武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