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作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抓手,供应链金融以产业协同为纽带,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成为兴产业、促转型、稳经济的关键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正确把握供应链金融内涵与方向,以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着力点,聚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最近一段时间,财务公司明显对供应链金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一名财务公司从业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不仅是票据承兑、贴现等传统业务,在模式创新与科技赋能方面,也都开始进行积极尝试并收获可喜的进展。”
同时,一些财务公司纷纷开始扩招相关人员,除了非融资性保函、票据等信贷业务领域,还包括与数字化规划相关的金融科技人才。
万向财务公司近日在供应链金融专题交流会上透露,已联袂万向区块链创新打造了供应链服务系统,并积极探索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
本质上,作为企业内部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做好供应链金融就是要高效畅通资金在产业凯发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网址链供应链各环节的循环流转,助力拓展信贷服务边界。
供应链金融主要以短期、高频的交易融资为基础,与企业中长期信贷形成“短长互补”的融资体系,共同满足企业全周期资金需求。
一组来自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财务公司行业累计投放贷款237.74万笔,规模5.42万亿元。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短期贷款余额为1.8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凯发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网址96万亿元。
对财务公司来说,供应链金融更像是一面镜子,能够清晰映照出集团产业链的资金流转效率、上下游企业协同程度以及自身金融服务的长短优劣,既能精准定位资金配置与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也能通过数据反馈反向优化服务模式,助力财务公司在产业生态中找准定位,实现金融服务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
在产业生态中,做好供应链金融,信贷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点。比如,中国铁建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财务”)以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抓手,连续两年推出“供付贷”“战采贷”“保付贷(2025)”等特色化、个性化产品,形成了覆盖采购、支付、物流的全周期供应链金融支持矩阵。从品类来看,“供付贷”瞄准的是集团内物资物流成员企业,通过优惠利率和定向服务,畅通系统内物资物流供应链支付路径,打通物资采购、仓储运输等环节的资金堵点。而“战采贷”融入了“集约化、数智化”的供应链发展目标,支撑集团物资集采模式升级。“保付贷(2025)”则是针对企业常见的应付款项集中到期、资金短期承压等问题提供信贷支持,通过分段还款、灵活定价,缓解资金压力,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稳链固链。
从某种程度来看,铁建财务的产品创新模式也反映出广大财务公司供应链金融的运营范式和价值根基:持续迭代的产品、深度嵌入产业链的服务体系、通过数据整合实现的精准资金配置,既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支持,也有力提升了集团资金使用效率。
在产业协同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当下,财务公司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驱动企业实现资源高效整合、提升产业链韧性成为重要命题。正如铁建财务总经理郭双来所言,供应链管理提升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围绕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除产品创新之外,财务公司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正在走向何处?或者说,有何特殊之处?
总体来看,虽然处在不同的产业环境之中,但场景定制化、生态协同化、服务平台化是财务公司比较明显的共性。而结合司库体系,这些特点得以进一步显现。一些财务公司通过“内部银行+供应链金融+司库管理”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来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效能。
“作为湖北省供应链金融创新试点,我们通过打造‘楚道云链’平台构建起‘产业场景+科技赋能+金融支持’的供应链服务体系,面向全产业链提供普惠性质的金融优化方案。”据湖北交投财务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交投财务”)副总经理吴霞介绍,湖北交投财务应用了多级流转电子凭证和供应链票据等产品,将核心企业良好的商业信用跨级传递至末端中小企业,“我们还在供应链体系建设中推动‘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不断做大体量”。
据悉,截至2024年末,湖北交投财务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楚道云链”已实现资产上链规模150亿元、融资规模128亿元,融资转换率达85%。
《通知》提出,完善供应链票据业务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和系统功能,推动供应链票据扩大应用。
因此,在财务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动态变化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财务公司不断优化与重塑,全力以赴构建契合产业需求、企业特性以及供应链痛点的定制化服务体系和服务流程。能更加清晰感知到的是,财务公司正加速释放科技赋能效应——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起智能化风控模型与高效资金流转平台,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架起更为敏捷、安全的金融桥梁。
2025年下半年,财务公司有望在司库体系深化、供应链金融创新、数字化转型实践等多个方面实现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