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执中发布了《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出资人解读报告2025》,该报告详细梳理了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机构出资与投资布局,揭示了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报告显示,,其中政府资金出资占比达52.5%。这一数据表明,国有资本在私募股权市场中的影响力持续增强,成为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从地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出资最为活跃,合计占全国出资的35.8%,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出资均超过千亿元。这一区域集中现象反映了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引擎的地位,同时也显示出地方政府在推动私募股权市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基金备案与投融资方面,2024年新增备案基金规模为22780亿元,同比下降22%,基金备案数量同比下降44%。尽管整体市场出现下滑,但**“硬科技”成为热门投资赛道,半导体、生物制药及人工智能位列热门凯发国际官网细分赛道前三**。这一趋势表明,投资者对高科技领域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潜力巨大。
政府资金(含政府引导基金及地方国资)出资在近五年首次下滑,2024年出资跌至7000亿元以下,出资金额同比下降21%。然而,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在2024年同比增加44%,全年累计出资2299亿元,省级引导基金出资最多,达1286亿元。这一变化反映出政府在引导基金方面的策略调整,更加注重省级层面的统筹调配,以优化资源配置。
地方国资出资同样在2024年出现近五年首次下降,累计出资4299亿元,降幅为凯发国际官网19%。但早期基金数量逐步增加,2024年在整体出资基金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早期基金仍有181只,创业基金依旧是出资最多的基金类型。这一现象表明,尽管整体市场面临压力,但早期投资依然受到青睐,显示出市场对创新和初创企业的持续支持。
上市公司LP方面,出资金额和出资笔数在2024年也出现下降,出资金额下降254亿元,降幅达42%。出资的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产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交通等行业,围绕产业链布局的特征突出。从地域分布看,呈现“南强北弱”格局,广东省上市企业出资近两年占比明显增加,2024年出资笔数和金额均居首位,江苏、浙江、上海稳定在前五,但江苏上市企业出资占比下滑,浙江、上海相对稳定,北京占比降至5%。
央企方面,2024年向非关联基金的出资降至五年来最低点。受国家政策限制,央企更多选择自行设立并管理基金,2024年央企管理基金规模上涨31%,单只基金备案规模也有所上涨,早期基金占比从2020年的6%提升至2024年的17.9%。这一变化反映出央企在私募股权市场中的策略调整,更加注重自主管理和早期投资。
金融机构中,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截至2024年底,18个试点城市中有15个城市落地基金并完成备案,苏州、杭州与五大AIC全面合作。五大AIC出资已覆盖42个城市,截至2025年3月底实现试点城市全面覆盖,北京和上海是落地基金最多的城市。险资出资在2020—2024年呈波动态势,2024年出资规模和笔数均为近五年最少,出资723亿,同比下降46%。政策端鼓励险资发挥长期资金属性,拓宽了科技及大数据产业等投资领域。
总体来看,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在国资主导下,硬科技成为投资新宠,尽管整体市场面临一定压力,但早期投资和创新领域依然受到青睐。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决策。